因零部件質量問題而導致的豐田召回事件如今正鬧得沸沸揚揚,相關的新聞仍在上演。一個小小的零部件對消費來說足以帶來致命后果,可見輕視不得。
這一事件也給中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敲響了警鐘。2009年,中國汽車產業收獲產銷量1360余萬輛的好成績,使得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巨頭將目光聚焦在了中國。對于成長中的中國汽車業,如何進一步推動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已然擺在我們的面前。
把瓶頸找準
任何產品的生產都離不了零部件,汽車更是如此,從零部件到整車,任何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據了解,目前我國擁有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7975 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7944億元,出口1092億元,幾乎所有的零部件都可以在中國制造,能夠滿足我國商用車、中高檔乘用車80%以上零部件本地化的配套需求。然而,專家認為,這些并不能說明我們的零部件或整車就沒有任何問題了。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善于尋找問題,把握機遇,以實現更大的發展,使我們的汽車產業盡快成熟起來。
從目前國際、國內汽車市場發展的形勢來看,我國零部件企業的確面臨很好的增長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專家表示,如果不解決我們內部存在的瓶頸,未來將難以抵御來自全球的競爭。而整體配套能力較弱、專業化生產水平低、自主開發不足、出口發展不利因素較多等都是我們面臨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我國已擁有一批有實力的大型主機制造企業,但是在汽車零部件、元器件的協作配套上能力較弱,整體配套件制造企業與主機廠有機聯系不足;部分主要企業的裝備水平不相適應,配套能力較差。專家分析認為,零部件配套企業應積極面對全球采購、擇優采購的大形勢、大環境,盡快從集團、地方、部門狹窄的配套關系中解脫出來,沖破束縛,打破門戶之見,面對更廣闊的市場,尋求更快、更大的發展。事實上,我國零部件企業在這方面近幾年來已取得明顯進展,今后步伐還會加快。如長春富奧集團、東風零部件事業部,就是從一汽、東風集團分離出來成立的,獨立對外的配套商。
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目前的現狀是,幾萬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遍布全國各地,達到經濟規模要求的很少,“弱、小、散”局面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絕大多數零部件企業沒有形成按專業化分工、分層次合理配套的產業結構。地方、部門、企業也自成體系,投資分散重復,沒有形成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骨干企業,多數企業未進入整車配套市場,而是社會維修服務的配件供應商。
專家認為,汽車整車生產企業應在結構調整中提高專業化生產水平,將內部配套的零部件生產單位逐步調整為面向社會、獨立專業化的零部件生產企業。
把關鍵抓住
目前,我國汽車研發能力不足、品質不穩定,大多數出口產品是低端產品,主要供應售后服務市場。據統計,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研發投入只占銷售收入的1%~1.5%,而發達國家的企業研發投入占到銷售收入的3%~5%,甚至是10%。由于品質不穩定,汽車零部件產品尚未能大量進入國際汽車生產商的整車配套采購體系。產品質量上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尚有較大差距。
專家認為,汽車零部件的質量特別是可靠性是決定產品出口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低端產品不能是低質量產品。汽車零部件事關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對其質量要求十分嚴格,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嚴把質量關,消除消費者心中的疑慮。必須研究進口國的市場準入條件、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防止盲目進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董建平認為,如果我們不搞自主創新的話,我們會越來越邊緣化。不但生產上邊緣化,在技術上及技術研發方面更加邊緣化。在我國,買技術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做大做強的關鍵就是要自主創新。
據了解,在發達國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研發能力已領先于整車企業。一輛新車的開發,70%的知識產權屬于汽車零部件企業。據國外企業的一般統計,零部件工業的平均投資應為整車企業的1.2~1.5倍,而我國目前的狀況是低于0.3,明顯低于國際平均水平。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零部件企業不具備產品開發能力,產品開發主要依靠主機廠,難以適應整車更新換代的要求。
有調查表明,我國一半以上的零部件企業現在沒有專利,擁有發明專利的就更少,擁有專利的零部件企業只占整個企業的42.8%,擁有發明專利的占到19.5%。另外,創新層次比較低,國內申請人在我國的申請情況是,發明專利占到21.7%,實用新型專利占到63.6%,外觀設計的占到14.7%。國外申請人在我們這里申請的情況是,發明專利81.6%,實用新型21.8%,外觀設計1.8%,雖然我們的專利不少,但主要是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零部件企業要成為行業中的強者,只能靠自身。專家提出,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要取得快速發展,獨占鰲頭,只能靠企業自身去拼搏,強健自身才是不變的主題。眾所周知,中國汽車技術落后西方數十年,這是不爭的事實,短期內要追趕上不太現實。中國企業所要做的就是先學習,再超越。循著國際先進技術前進,只要一步一個腳印,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必定會強大起來!吨袊|量報》 |